第45章:翰林论道_我只想做个普通人
笔趣阁 > 我只想做个普通人 > 第45章:翰林论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翰林论道

  第四十五章?翰林论道

  翰林学院,雅竹院中。

  许凡正在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低调,一定要低调。嗯,还得赶紧想办法证明我不是那什么狗屁帝级强者才行。”

  许凡喃喃自语道。

  可就在此时晓月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公子,九道山来人了,说要与老院长论道!公主殿下他们已经过去了,让您也快点过去。”

  晓月急声道。

  “九道山来人?谁?”

  许凡疑惑的看了看晓月。

  先有九道山的尹愁,现在九道山怎么又来了一个,许凡不禁心中有些疑惑。

  “余……余斯,九道山吴为道的大弟子!”

  晓月道。

  “吴为道?”

  许凡微微一愣,这个人他在北武宗的时候就听说过大名。

  被誉为文道奇才,数十年就已经彻悟成为了全天下最年轻的文道半圣。

  而此人性格怪异,成就半圣之后发誓要尝尽世间苦难,看尽人世百态。

  遂离开了九道山,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此人的消息。

  “公子,您快点过去一趟吧!”

  晓月急声道。

  “别慌别慌,又不是吴为道来了,怕什么,一个后辈而已,文老先生能应付!”

  许凡道。

  “哎呀公子,公主殿下说一定要您过去才放心!”

  晓月不依不饶的催促道。

  “好好好,你先过去,我马上就到!”

  无奈之下许凡只得先打发了晓月。

  见晓月走远之后,许凡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嘿嘿,贼老天,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肯定是想要借这个什么余斯再给我扣上一顶帽子对不对?”

  “你想得美!我现在就离开翰林学院,今天打死我都不会再去凑这个热闹,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想让我变得不平凡?哼哼,门都没有!”

  许凡哈哈一笑,自觉已经窥破了天机。

  前几次,可不就是一不小心凑了个热闹,结果搞来搞去将他搞成什么帝级强者了。

  这一次他可是长了心眼了。

  一边说着,一边许凡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溜烟的功夫冲出了翰林学院。

  “论道?你们爱论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偏不凑这个热闹!”

  许凡得意的笑道。

  冲出翰林学院后,许凡在街上溜达了两圈,顺手买了点吃的。

  扫了一眼不远处坐在街角的那个老乞丐。

  许凡丝毫不顾及形象的走了过去一屁股坐在了那老乞丐一起。

  “来来来,老人家,热乎的馒头,来两口!还有酒呢,醉仙楼的仙人醉!哈哈哈……”

  许凡将手中的馒头和酒水放在了地上。

  对一旁这衣衫褴褛还拄着一根枯枝的老头喊道。

  老头也不客气,笑呵呵的坐了过来。

  “你是哪家的公子?你跟我见过的很多人不太一样!”

  老人拿起馒头咬了一口,笑呵呵的看着许凡道。

  “有什么不一样的,两个肩膀抬着一张嘴!啧啧啧,还是这种平凡的感觉舒服啊,不用装……”

  许凡惬意的靠着墙,很没形象的喝了一口酒,看着街上人来人往,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哈哈哈,其他人家的公子,看到老头子我,都是躲得远远的,你却跟我席地而坐,共饮一坛。”

  老人笑道。

  “哟,老人家说话听着挺有水平的嘛!要不我拜你为师,你去乞讨的时候把我也带上。”

  一老一少,席地而坐,聊得欢畅。

  另一边,翰林学院中。

  客厅外面已经围满了人,客厅中一名年轻人书生把玩着手中的折扇。

  脸上挂着一抹不屑和狂傲之色。

  “不知尊师现在何处?”

  文序微微一笑,看着面前这个狂傲的年轻人,很是客气的道。

  “我师父云游天下,对付你这种欺世盗名之辈,我余斯足以!你……还不配我师父亲自来!”

  余斯冷笑了一声,看着文序傲然道。

  此言一出,客厅外面的众人瞬间炸开了锅。

  “混账东西!你当你是什么?也敢如此跟院长讲话!”

  “九道山就调教出你这么一个无知无礼的混账吗!”

  “滚出去!”

  “滚出我翰林学院,翰林学院不欢迎你!”

  ……

  翰林学院众人一时间怒不可遏。

  就连一向脾气极好的李倾城亦是瞬间脸色阴沉了下来。

  “娘亲不怕,爹爹很厉害的,爹爹来了打他给你出气!哼!”

  墨儿轻轻拉了拉李倾城的衣袖,小声的道。

  李倾城默默的回头看了一眼,却没有看见许凡的身影。

  客厅中。

  文序倒是淡然一笑,毕竟他这种境界的人,不可能被一个后生三言两语激怒。

  “哦?呵呵呵,那你想要论什么道?”

  文序微微一笑看着余斯道。

  啪!……

  余斯从怀中取出了一本书,丢在了文序面前。

  那书正是让文序一夜成就半圣之境的三字经。

  “天下皆知此书乃是出自北武宗少宗主之手,而后助你成就半圣之境!既如此,那我先替我师父问你几个问题。”

  余斯冷笑道。

  文序笑而不语。

  “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请问文序老先生,此句何意?”

  余斯道。

  此问一出,客厅外面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三字经他们也背了,可是此句他们也不解。

  所有目光一时间全部看向了文序。

  “融四岁,能让梨。此句又是何典故?”

  余斯再次问道。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此句中华又是何地?既然文老先生能凭借此书一举成就半圣之境,我想应该知晓其中的意思吧?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种难解的句子,今日余斯……讨教了!”

  余斯傲然的看着文序,嘴上说讨教,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谦逊之意。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文序缓缓的摇了摇头。

  “少宗主高深莫测,境界修为更是登封造诣早已超越我等所能理解的范畴。说实话,这些词句老朽也是颇为不解。”

  “若是老朽能尽解其中意思,也不会只成就一个半圣之境。”

  文序开口道。

  等他想要讨教这些问题的时候,少宗主已经不见了人影。

  余斯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文序会如此坦然的承认自己不知道这一回事。

  “好好好,今日我就与你论这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小生不才,受家师教导多年,从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恶!”

  余斯再次开口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qxnf.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qxn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