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贝莱德的橄榄枝_重生1993,我在首都收房租
笔趣阁 > 重生1993,我在首都收房租 > 第235章 贝莱德的橄榄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5章 贝莱德的橄榄枝

  “还有事吗?”

  “姜总说,孙燕仁就在日本,目前,孙燕仁和松下、飞利浦、夏普、东芝等公司的谈判并不顺利,孙燕仁坚持要在mpEG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另一种基于cd的技术,而松下和飞利浦则要求开发基于录像带的数字化技术。”

  王鸣岐笑道:“他们的目的不同,利益诉求不同,很难把几方的行动摆到一条线上。”

  “是的,孙燕仁想继续基于mpEG技术发展,而松下和飞利浦则希望另辟蹊径。”

  王鸣岐闭上眼睛,他要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把他们这个松散的联盟搞黄了,起码要拖延一下他们的脚步,等万燕的研发到了一定程度之后,dVd技术也成熟了,才能让万燕彻底在视频解码领域站住脚。

  “难啊。”,确实很难,虽然占了一招先手,但华夏的相关人才太少了,也缺少技术积累,研发起来的难度要比飞利浦等公司大很多。

  可能飞利浦和松下联合,半年就能完成的事,万燕需要一年甚至两年时间,这就是现实,谁都无法改变的现状。

  姜万宏设立港岛研究院的目的,就是想借助港岛的人才,缩小这种差距,按照王鸣岐的设想,不光是万燕,以后盘古也要在美国日本开设研究院。

  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缺钱了,咱去国际市场上捡。

  王鸣岐心中不断念叨着松下、飞利浦、夏普和孙燕仁的名字,思索如何破局。

  “远交近攻”,这是王鸣岐能想到的唯一破局的办法。

  “老朱,索尼的Vcd上市了吗?”

  “目前只在日本本土上市了。”

  “产量跟不上?”

  “是的。”

  “他们卖多少钱?”

  “折合人民币六千。”

  “市场反应如何?”

  “并不像国内一般一机难求,但几乎是上市一批,一到两天内销售一空。”

  “原因是什么?”

  “日本国内拒绝盗版,可以观看的影碟数量不足。”

  “日本的影视公司不想生产影碟?”

  “是的,他们依然坚守着录像带模式。”

  “回国后,你组织港岛影视公司生产一批日语版碟片,底价销售到日本。”

  “事实上,刘媚刘经理已经在准备碟片了,只不过翻译工作进展比较慢。”

  王鸣岐点了点头。

  既然索尼已经上市了Vcd,王鸣岐不信松下和夏普不眼馋索尼的利润。

  这就给了王鸣岐合纵连横的机会,何况,我马上就是夏普的董事了,具有天然的优势。

  估计孙燕仁也没想到,我会成为夏普的董事吧,如果知道,孙燕仁绝对不会拉夏普入局。

  想到这,王鸣岐心情好了很多,连索尼和夏普对他的怠慢都无所谓了。

  银座是东京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这里,曾经是整个日本最纸醉金迷的地方。

  但是现在略显萧条,归根结底,日本还没有从前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当中缓过来。

  三十年之内,日本人总以为自己的国家已经开始起死回生了,但每次都会失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日本已经被美国人彻底掌控了。

  就像索尼,曾经是日本人的骄傲,但现在最大的股东却是美国资本。

  王鸣岐谢绝了山田一木邀请他们出去乐一乐的想法,回到酒店就睡着了。

  最近太累了,白天晚上都是酒,不管是谁,天天喝,都受不了。

  第二天一早,山田一木过来接着王鸣岐,把王鸣岐送到了索尼日本总部。

  井深大一身日本传统服饰,站在门口,旁边还有一个身穿日本和服的小娘们,这小娘们有点像王鸣岐曾经看过的一个日本演员,高仓美贵。

  看到王鸣岐下了车,井深大先撅了个腚,“欢迎你,王先生。”

  原来女人是个翻译官。

  王鸣岐向翻译官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井深董事长,你好,我们终于见面了。”

  “是的,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日子。”

  井深大拉住王鸣岐的胳膊,“王先生,请跟我来,董事会成员们已经望眼欲穿了。”

  “是吗?那我太荣幸了。”

  井深大拉着王鸣岐直接进了总裁专属电梯,直奔最顶层的会议室。

  会议室内已经坐了五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欧美人长相。

  井深大和王鸣岐站在会议桌前。

  井深大开口介绍道:“诸位,请允许我向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华夏万燕公司的董事长王鸣岐王先生。”

  王鸣岐向大家点了点头。

  会议室内很安静,没有一个人出声,只有那个欧美人向王鸣岐点了点头。

  王鸣岐走到一张空椅子面前坐下,笑道:“看来我不大受欢迎啊。”

  高仓美贵看了王鸣岐一眼,不知道该不该翻译。

  王鸣岐笑道:“高仓小姐,直接翻译即可。”

  王鸣岐一说完,美女吃惊的看着王鸣岐,随后脸色变得通红。

  “王桑,我想您认错人了,我不是高仓美贵,我叫井深幸子。”

  王鸣岐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是我认错人了,抱歉,井深小姐直接翻译即可。”

  “嗨。”,井深幸子一撅屁股,开始翻译起来。

  “王先生,我们索尼并不需要增加一个董事。”,一个董事说道。

  “你是三井财团的人?”

  “是的。”

  “阁下能左右井深董事长的决定?”

  对方果断的闭嘴了。

  欧美人笑道:“我是美国tUR信托基金的代表戴维史密斯,我非常佩服王先生在外汇上的投资能力,所以对于增选你如董事会的事情,tUR基金是投了赞成票的。”

  王鸣岐向史密斯点了点头,说道:“感谢戴维先生的支持。”

  “希望我们接下来还有合作的机会。”

  王鸣岐明白了,估计这个tUR看中了自己的某个产业。

  戴维史密斯接下来的话,让王鸣岐汗毛倒立。

  “贝莱德公司创始人拉里.贝尔先生让我代他向你问好。”

  “史密斯先生是贝莱德公司的人?”

  “我们tUR基金就是贝莱德管理下的私募基金。”

  “明白了。”

  “拉里.贝尔先生邀请您在合适的时候访问美国。”

  “感谢拉里先生的邀请,有机会我一定去。”

  贝莱德前身是美国黑石集团下辖的子公司之一,黑石的财务公司,于1988年从黑石集团独立出来,成为自负盈亏的资产管理公司。

  虽然贝莱德现在的规模并不大,远远没有后世达到的规模,但已经在美国投资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qxnf.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qxn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