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陌生的学员_一品赘婿
笔趣阁 > 一品赘婿 > 第120章 陌生的学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0章 陌生的学员

  第一次来听课!”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学员,李秋远心中腹诽。而坐在课堂中的其他学员,对于这名新同学也感觉十分陌生。青山书院最近并没有招生计划,也没听说有哪家的公子被送到青山书院就读。看着这名突然出现在课堂上的学员,其他学员也都觉得有些茫然。身为任课老师,李秋远自然不会因为一名学员的出现而耽误课程。他简单调整了一下思绪,随后便为在场学员们讲起了新课题。前唐虽然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可是通过几堂课的剖析,李秋远却也已经将其讲的透彻。这次课上,李秋远为他们讲起了新课题,如何安抚边境,协助国家治理番邦。在场的这些学员中,有不少都是世家出身。他们自幼接受家族长辈的熏陶,对于武学一途有着极为深刻的痴迷和理解。这些学员中的代表人物便是镇远镖局的少东家,李铭权!李铭权之所以会就读于青山书院,主要是因为李铭权的父亲希望他能收收心性,日后好继承镖局产业。至于入朝为官,无论是李铭权还是他的父亲,都没有这样的想法。大晋武将的待遇很低,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李铭权心性高傲,也不愿屈居人下,所以他之前压根就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今天听李秋远提起这个课题,李铭权顿时来了兴趣。在李秋远提出这个课题之后,李铭权率先起身问道:“先生,大晋对边关诸国向来是恩威并施,边关诸国对大晋也向来是俯首称臣,您现在提及这个课题,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李铭权的这个问题刚一提出,便立刻得到了其他学员们的纷纷附和,他们也都认为李秋远提出的这个课题实在有些太过多余。相较于如何安抚边陲诸国,他们更愿意听李秋远以自己的视角去讲述那些过往王朝的经历。李秋远当然也明白这些少年的想法。可是这次他却并未选择妥协。在李铭权的问题提出之后,李秋远笑着说道:“李公子说的没错,大晋对边陲诸国的确,一直采用着恩威并施的管理方式,在你们看来,边陲诸国应该没有反叛的道理,但是你们却并不知道,他们的反抗,一直都在悄然进行!”

  “据我所知,单单是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大晋便有几十支商队在辽国边境遭受劫掠,而这其中甚至有商队遭受了几次劫掠。”

  “太祖皇帝在位时曾五征辽东,为大晋迎来了几十年的太平。”

  “可是这些游牧民族向来桀骜不驯,想要征服他们,那就不能只依靠蛮力,还要依靠头脑。”

  “太祖皇帝驾崩多年,大晋也已经多年未曾对外发动战争。”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辽国证明大晋如今已经成为了没牙的老虎,如今辽国屡屡犯边,各位认为大晋应该如何应对?”

  听到李秋远的提问,李铭权率先起身说道:“我认为应该兴兵伐辽,像是太祖皇帝那样,再为大晋迎来百年和平。”

  “李公子果然有志向,不愧是镇远镖局的少东家!”

  “可是想要动手却要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晋的实力。”

  “我之前不是为你们讲过了吗?太祖皇帝为了解除藩王对中央的威胁,已经将武将势力削弱,我虽然不曾入朝为官,可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朝中没有能够担任主将的武将。”

  “更何况经过这些年来的修养生息,大辽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大辽,如果贸然动手,那很可能会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到时反倒会给其他国家可乘之机!”

  闻听此言,李铭权显得有些茫然:“依照先生所说,那您认为咱们应该怎么办?”

  “简单,上兵伐谋!”

  李秋远说着,转头背向黑板,并在上面写下了十六个大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没错,这次的课上,李秋远要为他们讲述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作为华夏第一兵书,里面所记载的内容甚至让后世受益无穷。如果能将孙子兵法中的理念搬到大晋,那绝对能够成为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的不二法典。写完这十六个字后,李秋远指了指上兵伐谋那四个大字:“李公子刚刚说了,兴兵伐辽,是震慑边关诸国的计策之一!”

  “其实不仅仅是李公子,我想在座的其他学员应该也都有着同样的想法。”

  “但是我刚刚也已经说过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太祖皇帝建国初期,手下猛将如云,自然能够主导一场战争。”

  “可是现如今朝廷武将稀缺,再想打赢辽国,就要采取谋略取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qxnf.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qxn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