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_清穿之皇太子宠妃
笔趣阁 > 清穿之皇太子宠妃 > 168
字体:      护眼 关灯

168

  非是康熙帝突然兴起,沉迷于出巡的个人享乐。这次南巡是康熙帝早就思量,并在出行热河之前便已经决定好的。

  如今已是康熙四十一年下半年,距离他上一次南巡已经过去三年时间。都说日新月异,三年的时间不算太长却也不能算很短,足以经历很多事情,发生许多变化。

  作为占据大清千里疆域的半壁江山,江南对大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这一方广阔而富庶的天地,最高统治者的康熙帝时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和牢牢掌控。

  若非距离甚远,南下一趟,朝野内外都是劳师动众,花费无数,康熙帝恨不能每年都南下巡视一回才好。

  再者,带上太子一道南巡,更全方位的培养太子各方面能力与见识,了解一个最为真实全面的庞大帝国,也是康熙帝心中早就有的想法和计划。

  北方的塞外太子已然去过,南方地域自然也不能落下。

  这是康熙帝圣驾第四次南巡,皇太子胤礽的第一次下江南。石悦瑟并没有争取跟着一道南下。不说旁的顾虑和情由,只单说家里尚还年幼的几个孩子,石悦瑟便放心不下,也不舍得与他们分离。

  何况,江南一地她也并非没有去过,石悦瑟心中对于南巡的向往与好奇并不算太浓厚。所以错过了南巡机会,留待在宫中也不会觉得多么可惜。

  太子出行,该有的准备不能马虎。除了衣装行礼等死物,身边跟去伺候的人也需得安排妥当。

  宫女和太监是基本,后宅女眷也需得有人当场面。

  想着,石悦瑟便让人去将撷芳殿的两位唤来。

  互相客套寒暄几句,石悦瑟便看向李甲氏,淡淡吩咐,“这两日把行装收一收,太子爷随驾南巡时候,你便一道跟着去。”

  上次巡幸塞外是李佳氏随行,石悦瑟也不厚此薄彼,这次南巡便轮到了李甲氏,算得上公平公正。

  当然,此行天高地远,鞭长莫及,石悦瑟也少不了要敲打告诫了几句。除了太子殿下,她家安安也跟着呢,让李甲氏随同,可不是给她心大的机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奴婢谨遵太子妃教诲。”李甲氏连忙应下,虽然被太子妃一番告诫心里微微别扭不舒服,可更多的却是高兴欣喜。

  这可是南巡。深宫后院的女人,出宫一趟都极为难得,更何况是下江南这样盛事。

  之前李甲氏还曾羡慕李佳氏运道,能跟着太子爷北上塞外,如今却是不羡慕了。

  李佳氏看着面露喜色的李甲氏,心里一阵懊恼嫉妒,早知道上次就装病换了李甲氏去蒙古,这次南巡机会岂不就是她的了?

  李佳氏倒是想与太子妃自荐也一道跟着去,可想也知道这事儿不太可能,便只能独自一人郁闷不已。

  而另一边的乐乐已经得知自家阿玛和兄长又要出远门,却依旧是不带他同行的计划。小家伙使出撒娇缠磨等功夫,依旧不能如愿后,很是闹了不小的别扭。

  不过,乐乐再是生气不高兴也不敢闹着绝食威逼,不然自家额娘真的会让他空饿着肚子睡觉。那滋味儿太是难受,乐乐试过一次之后便不想再经历。

  看着儿子皱着个小眉头一脸都写着不高兴的模样,胤礽其实早就软了心肠。只是自己再是心软也不好带着他,便只能许诺下无数礼物,希望他能开心点儿。

  胤礽将乐乐抱起,又摸了摸他小脑袋瓜,“乐乐可有什么想要的?阿玛回来时候给你带。”

  乐乐看着自家慈祥的阿玛,其实已经接受自己不能跟去的事实,虽然心里还是不太高兴,但也不影响他掰着小指头,略带委屈又软绵绵小声的说着自己想要的礼物。

  看着儿子可怜兮兮又懂事的小模样,胤礽心软得厉害,自是没有不应的。

  南巡可比北巡热闹得多,比起北方略显荒凉的空旷,南边城市更加繁华,人口百姓也更多。

  沿着第一、二次南巡的路线,圣驾一路南下。每至一地,停留时间虽然不长,却不影响康熙帝内心显摆自家儿子和孙子的心思。

  接见地方官员时,康熙帝也不忘将太子和弘昭都带在身边,不时便将各地大臣介绍给胤礽,直看得胤褆双目喷火,令他又想起巡幸塞外时的待遇,一时间心火难消。

  康熙帝的安排,胤礽欣然接受,却并不会太过主动的结交外臣,引起康熙帝忌惮的不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太子就只能给人留一个浅薄印象。

  胤礽知晓分寸,懂得进退,政治秀更是胤礽为储君多年已深入骨子里的涵养绝活。

  于是,传闻中颇得圣心的皇太子在众人心目中逐渐具象化,博学、仁德、持正等美溢也随之一道逐渐深入人心,很快便收获一波好感。

  每次圣驾下江南,山东都是个绕不去的地方。

  行至济南,康熙帝带着众人观赏了天下名泉的珍珠泉和趵突泉,当即诗兴大发,有感而挥笔的写下了一首《三渡齐河即事诗》。

  满意的搁了笔,康熙帝又笑着将弘昭唤上前来,让他给众人朗念出来。看着丝毫不怯场,行止有度,声音洪亮清晰的弘昭,康熙帝心中骄傲又自豪,自家大孙子真是好样的。

  等弘昭念完,众人立马开始恭维起来,纷纷夸赞陛下诗作得好,皇长孙聪慧、气度有佳等等。

  康熙帝虽然心知其中有水分,可还是不免心花怒放。飘飘然下,还命山东巡抚将自己的大作悬挂在巡抚署署门,晓示当地百姓。

  末了,康熙帝犹觉意犹未尽,便让胤礽也作首诗,表现一番。自家太子文采过人,诗作亦是不少,怎么也得让江南文人士子们好好瞧瞧,太子多么优秀。

  胤礽从善如流,沉吟片刻,很快便得了一首七言诗。虽然比不上举世闻名的大诗人大文豪,却也是可圈可点,才学斐然。

  看着众人开始恭维夸赞太子,胤褆心里颇是不爽,小声酸道,“不就做了几首酸诗么,不能吃不能穿的有什么用。”

  然而内心深处却十分想抢太子风头,奈何作诗作词非是他的强项,当着众人的面也不能作假找人捉刀代笔,只能眼睁睁看着胤礽风头无两。

  一旁的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都听到了他们这位大哥的嘀咕,可为了不节外生枝,两人便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听见。可胤褆却是没有因此放过他们。

  只听胤褆声音悠悠在耳边响起,“四弟和十三弟的才学,汗阿玛也是多次夸赞过的。如今幸至此地,风景如画,若是得了佳句,可不要藏着掖着,不妨也表现一番?”

  自己不会做诗,但旁人可以,只要抢了胤礽风头,不管是谁,他都很欢迎。胤褆心里算盘打得响亮,全然不管旁人意愿。

  闻言,胤禛和胤祥面上一滞,心里顿时将胤褆恨得牙痒痒。他们好好的赏着景,招谁惹谁了,要被胤褆当蠢货当枪使。

  明眼人都知晓,康熙帝这是要给太子表现的机会。他们若是没点儿眼色的凑上去,想从配角变主角,不是自讨没趣么?甚至坏一些的结果,难保不会让汗阿玛多想,觉得他们这是要和太子争抢。

  他们这位大哥果然一如既往惹人厌,难怪兄弟间人缘那么差,毕竟谁会喜欢随时会坑弟的兄长。

  幸好他们与康熙帝和太子之间有些距离,胤褆说话声音也没有太大,才没让人给听去。

  两人心里庆幸不已,借着不同的理由婉拒了胤褆的提议,然后默契般不着痕迹的都离胤褆远一些,免得他又生出什么想法,殃及池鱼。

  不识好歹!看着不领情的两个弟弟,胤褆心里很是不满。转头却又见康熙帝看着太子一脸满意骄傲的神情,心里更是郁闷。

  同时也很纳闷,汗阿玛怎么就能多年如一日的宠爱太子而不腻烦呢?

  在胤褆感叹康熙帝专一,嫉妒太子一如既往得宠之时,康熙帝又干了一件令胤褆更郁闷,更恨得咬牙跳脚的事。

  十月初七,康熙帝命年仅六岁的皇长孙代祭泰山。

  康熙帝这一举动,令整个江南对于太子一系深得圣心的认知,又有了进一步的巩固。祭祀泰山可不是普普通通对山川崇拜的仪式,延绵千年的历史,早已赋予了它神圣而宏大的政治意义。

  皇长孙代祭泰山,这样能巩固加深太子储君地位的大好事,太子一系自是无不欢欣鼓舞。

  但对胤褆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胤褆气得上火,汗阿玛即便是宠孙子也得有个度吧。泰山意义非凡,怎能让区区无知小儿去行祭礼?

  胤褆黑沉着一张脸,直接去寻了同样随驾的明珠。碎碎念就是一通抱怨,末了当即表态自己实在忍不下去了。

  对此,明珠直接问道,“那你当如何?”

  胤褆:“……”

  哑口片刻,胤褆很快表示当然是要扳倒太子。虽然这些年的努力收效甚微,但也不能气馁,从此不再作为。

  看着焦急的胤褆,明珠其实心里也挺急。这些年来,太子之位一直稳如泰山。本以为随着时间越往后,年长的太子会野心勃勃,不甘心屈于人下,然后在各方推波助澜下与皇权的康熙帝互起争执,猜忌防备。

  却没想太子真的能耐得住寂寞,一副孝顺儿子、安分听话太子的人设坚决不动摇,私下里各种手段也是极为了得。许多阴谋阳谋挑拨他们父子君臣关系的措施,不是事先被发现有了防备,便是被完美公关化解开来,如今眼见形势更是一片大好。

  别说胤褆,就是明珠自己也觉得有些安坐不住。尤其近年来自己身子骨越发不如以往健朗,身边一个个相熟、年龄相仿之人又相继逝去,无形中都让明珠内心产生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没了最初稳坐钓鱼台的从容。

  心里想着自己谋算已久的一个念头,再看如今时机,貌似已经成熟……

  明珠看着胤褆,心里发了发狠道,“那便干脆再加一把火。”

  烈火烹油可是能烧死人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qxnf.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qxn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