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素肉卤浇饭_长安小食肆【完结】
笔趣阁 > 长安小食肆【完结】 > 第13章 素肉卤浇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素肉卤浇饭

  二月十六,大报恩寺内高僧,将于新年后进行第一次讲经,届时寺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长安城东贵西富,百姓多在城北边居住,城南多荒地与山地。

  从城北来的香客们,若要入寺听讲经,必定经过乔昭食肆,只要抓住机会,小食肆便很有希望一炮打响!

  因此,乔昭食肆定于此日开业啦!

  开业当天的美食,乔昭也自有打算。

  来寺里听高僧讲经的,都是香客,这天自然也是要吃斋饭的。

  乔昭对于斋饭的熟悉程度,已经达到一种食材可以翻着花样的做了。

  这次,乔昭要做的斋饭是素肉卤浇饭。

  素肉卤浇饭又名御黄王母饭,之所以改名,原因有二。

  其一,原版御黄王母饭是荤食,其二王母乃道家,佛教自然不能取此名。

  早在敦煌时,乔昭阿娘就对御黄王母饭进行了改良,将荤菜改成了素斋,也改了名字,当时就非常受寺庙师父和香客们的欢迎。

  这道菜,乔昭自然早做过很多遍了,用熟悉的菜品作为开业菜品,这样才更有把握。

  开业前一天,乔昭还要为食肆开业做一项准备,即绘宣传图。

  乔昭擅长厨艺,也擅长绘画,原来不忙的时候,她也会去千佛洞帮助阿耶绘制壁画,画工与写字便是那时练来的。

  配好了颜料,取出一张大纸,在最上面,乔昭写上了四个大字“开业大吉”,左侧写了“素肉卤浇饭”,右侧写了“全味素斋”。

  在纸张的中间,乔昭还栩栩如生地绘上了素肉卤浇饭的的模样,最后,在纸张下方,她还不忘写上几句佛家吉言。

  满满当当一张大纸,乔昭把它从桌上提起来,比量着贴着小食肆门上的样子,甚是满意。

  绘完图,乔昭又去为明日开业做了些讨喜气的小糕点,同时还准备好了黄米和豆腐。

  黄米,用清水洗净后浸泡一天,待明日现场蒸制。

  豆腐,则是用来制作成豆干的,也是最关键食材,它的味道决定了整道菜的成败。

  乔昭先把成块的豆腐都切成一指宽的片,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片上锅蒸制。

  约一炷香的时间,豆腐片便蒸制合格了。

  经过蒸制,豆腐片已不会轻易碎掉,而且还十分具有弹性。

  乔昭把蒸制好的豆腐片从锅内取出,放在木板上。

  然后,按照一层豆腐、一层木板的顺序摞列起来。

  在最后的那块木板上,压上重物,豆干的制作便完成一半了。

  豆干压制三个时辰后,已经成型,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熬治料水。

  葱切段、姜切片,放入锅内烧开的水中。

  随后,乔昭又在热水中放入胡椒、花椒、肉桂,倒入酱油、盐和糖,等水再开一滚,料水便调制好了。

  蒸好的豆干,被乔昭全部没入料水中,大火煮沸,一炷香时间后关火,让豆干在料水中再浸泡上一个时辰,便十分入味了。

  最后,将豆干从料水中捞出,置于架子上控干水分,乔昭又把每一片豆干都切成了细丝。

  到了这一步,素肉卤浇饭便完成一半了。

  只待开业这天,乔昭用阿娘的秘制酱料,对豆干进行最后的调制,连汤带豆干全部浇在黄米饭上,这道菜便完成了。

  忙碌了一天的昭昭,丝毫没有感到疲惫,满脑子都是对明天开业的畅想。

  躺在床上后,乔昭又在脑海里演练了一遍明天开业的流程,这才沉沉睡去。

  翌日,天还没亮,乔昭便早早起来了。

  来到食肆里,乔昭先是把泡好的黄米入锅蒸上,又把昨日绘好的素肉卤浇饭的画纸,贴食肆对外的墙上。

  这时,天才蒙蒙亮。

  回到灶台前,乔昭把事先清洗干净的蔬菜,过水烫熟。

  打碎鸡卵,摊制蛋饼,等蛋饼放凉,再切成细丝,挨着蔬菜放一旁备用。

  所以材料准备齐全后,便到了调制秘制酱汁这重头戏了。

  所谓酱汁,无非就是各种香料、调味品。

  之所以称之为秘制,无非是各种香料和调味品的比例,不为外人道。

  按照阿娘的方子,独家秘制酱汁很快就调好了,乔昭取来汤匙,尝了一下味道,很棒!果然是阿娘原版的味道!

  当黄米饭蒸制七八分熟时,乔昭打开锅盖,把豆干丝和一部分蔬菜放在黄米饭上方,浇入独家秘制酱汁,用锅铲把黄米饭翻炒均匀,盖上锅盖,继续焖制至黄米饭熟透。

  接近午时,大报恩寺的讲经,就快要结束了,乔昭这边也已经蓄势待发了。

  食肆里飘出的饭香,早就吸引了周围的食客们。

  乔昭还花费心思在食肆门外摆了一个花式小架子,放上精致的糕点,食客们可以随意取、随意吃。

  听完讲经的信众们,也陆续从寺院出来了。

  不少家住北边的信众,一早途径乔昭食肆时,便被她绘制的画纸所吸引,都想着回去时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美食。

  “肆主,这素肉卤浇饭怎么卖?”

  第一位进入食肆的食客,是一位身穿暗色锦纹衫、肩背黄袋的老妪,一看便是刚听完讲经的香客。

  “阿婆,十文一份。”

  这位嗓音甜软、明艳动人的少女,便是肆主乔昭了。

  这位阿婆只觉得乔昭真好看,给人的感觉就像那殿上的菩萨,光明自在。

  冒着热气的素肉卤浇饭,被乔昭从锅内盛出,放在干净的荷叶上。

  饭上又点缀了些新鲜蔬菜和蛋饼丝,荷叶一闭,细绳一系,一份素肉卤浇饭便打包好了。

  “阿婆,下次再来呀!门口小糕点随便取来吃哟!”

  第一位客人,带着荷叶包,十分满意地离开了乔昭食肆。

  接着,周围的食客、回家的香客,接踵而至,在乔昭食肆外面便排起了长队。

  食客们第一次觉得排队也不错,还有糕点吃,就这样吃吃喝喝,不一会便排到自己了。

  乔昭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配好每一份素肉卤浇饭,尽量让食客减少等待的时间。

  为了方便对账,昭昭以荷叶为计数,每十份放一个标记。

  眼前食桌上,从用完的荷叶中取出来的标记,已经堆得不少了。

  午时未过,那一大锅素肉卤浇饭,便所剩无几了。

  乔昭也终于可以坐下来,歇一歇喘口气了。

  闲不住的乔昭,顺手数起了食桌上的标记,看看自己到底卖了多少份素肉卤浇饭。

  正数着,又听见外面呼啦啦的有人在高喊。

  乔昭好奇的出了食肆的门,往外一看,才听清楚,原来是有人在喊:“明日放榜啦!”

  没明白过来的乔昭,求助隔壁杂货店的孙五娘。

  “娘子不知么,明日进士试就要放榜了,咱这后面的别院里,住着可多的赶考进士,说不定明日就有鱼登龙门的呢!”

  乔昭这才明白过来,之前别院里还有位书生买了她三百个炸甜圈呢。

  这进士试三年一考,多少人日夜不休地读书学习,就为了放榜时的高中及第。

  但每年来京考试的人有千千万,能上榜的毕竟也就那几十个人,说是万一挑一都不过分。

  既然明日是放榜的大喜之日,乔昭也想做些美食蹭蹭喜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qxnf.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qxn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