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漫游太阳系(中)_银河系风云
笔趣阁 > 银河系风云 > 第五章 漫游太阳系(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章 漫游太阳系(中)

  “中国人和俄国人是世界上最粗鲁最没礼貌的民族,他们除了搞破坏,什么都不会!”

  “对,我们好不容易才送上火星的阿里亚娜号火星探测车,才刚工作了不到两个星期就让他们用坦克辗了个粉碎!”

  “你们算走运了,最惨的是我们的勇士号火星探测车,三天前才刚登陆火星的啊,都还没有开始探测工作,就让他们的坦克给辗碎了,数以十亿计的资金就这样打了水漂!”

  “岂有此理,必须让他们赔钱!这太过份了!”

  “得了吧,人家坦克都开到火星去了,让他们赔钱?他们十有八九会折算成炮弹砸到我们家里!”

  “欧洲和美洲就不能联合起来对抗这两头大熊吗?再这样下去,整个太阳系都要插满熊猫旗了!”

  “联合?省省吧!除非中俄发动世界大战,否则欧洲和美国永远尿不到一个壶来!”

  “我们在六十年代就登陆月球了,这一壮举令美国人至今仍自豪不已······可是将近七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宇航局不仅没有更进一步登陆火星,相反,连登陆月球都力不从心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中俄那样研制出可以以亚光速飞行的太空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自驾游一样开着太空舰在太阳系里随意漫游?美国这是怎么了?”

  “回复楼上:宇航局没钱了,钱都让政府拿去给华尔街打水漂了!”

  “啧啧,每秒钟二十万公里!这速度太惊人了,跟联邦储存局印钞票的速度有一拼啊!”

  “亚光速飞行!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中俄登陆火星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可怕的大海啸,席卷全球。中俄固然欣喜若狂,跟中俄关系较好的国家也感到面上有光,热情洋溢和充满美好向往的贴子雪片般涌现在各大网站,就连拜倒在俄罗斯的皮靴下的中亚小国,也突然觉得给中俄当小弟似乎也是一件挺风光的事情······而欧洲、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赞扬的人当然不少,但是更多的却是在埋怨、挖苦、指责,反正一个比一个酸就是了。欧印日倒还好一点,他们只是觉得又让中俄抢先了一步,很不爽,忍不住要挖苦指责一通,仅此而已,美国却倍感失落和沮丧,要知道他们曾是航天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如今竟然被人远远的抛在了身后,心中的酸苦,谁能明白?

  欧日印在航天领域不曾辉煌过,当然不会明白先驱者那种铅华荡尽的失落。

  总统直愣愣的看着在奥林帕斯山下高高飘扬的那两面国旗,还有那四辆坦克,以及在国旗前合影的中俄宇航员,看得囧囧有神,半晌才苦笑:“他们掀起的登月风潮都还没有到达"gaochao",马上又把国旗给插到火星去了!威廉姆斯,你说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会不会是冥王星?”

  特别助理威廉姆斯先生同样苦笑:“总统先生,我不知道!这一切太匪夷所思了,已经起出了我所能理解的范畴,我到现在仍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总统说:“看样子,不把国旗插到柯伊伯小行星带他们是不会罢休的······我们宇航局有什么进展吗?”

  威廉姆斯说:“登月计划已经进入最后论证阶段,登月飞船的设计组也已经成立,开始图上作业了————对于我们来说,登月的难度并不算太大,只要能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持,最多五年内我们就能重返月球了。”

  总统勉强点了一下头:“五年······勉强可以接受。那,我们的太空舰研究工作开始了没有?”

  威廉姆斯的脸苦得可以滴出汁来:“我们邀请众多大学航天、物理、光电、核电等领域最负盛名的专家学者,成立了研究小组,对太空舰项目展开初期论证。据专家们说,这种飞行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技的水平,就算把美国国库最后一美分砸进去,也造不出来!我们没有中国那么优异的航天材料,我们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仍然在刻苦攻关中,我们造不出可以将一艘几千吨重的巨舰送进太空的发动机······总而言之,这些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

  美国总统说:“可是中国却造出来了,而且造了不止一艘!”

  威廉姆斯苦笑。我们哪能跟那个最喜欢开外挂的死兔子比啊?现在人家在狂开外挂,每往前迈一步都够我们跑断腿追上几十年了!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的残酷,一旦拉开了差距,落后的一方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将差距拉平,而如果距离拉得很大,那除非领先的一方停下来睡大觉,否则再也追不上了。美国有过遥遥领先于全世界的时候,不管军事还是经济,或者科技,都遥遥领先,可惜他们停下来睡了一觉,结果一觉醒过来,全世界都变样了。

  失落也好,沮丧也罢,跟远在亿万公里之外的先驱号太空舰都不会有半点关系。在火星上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所有人重新返回太空舰,舱门关闭,太空舰慢慢加速,飞向木星,只留下一大堆登陆车和坦克辗压留下的痕迹,和两面刀子都割不破的特种布料制成的国旗在火星干燥而寒冷的风中飞扬。谁也不知道火星的风沙要用多久才能将这两面讨厌的旗子撕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火星上这样的旗子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

  登陆火星的自豪和新鲜感来得异常强烈,大家都兴奋不已,激动地讨论着,分享着自己内心的快乐。人总是喜欢新鲜,曾经有不止一个富豪向美国宇航局提出要到月球去看看,他们愿意为此支付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报酬。月球那么荒凉,有什么好看的?确实没什么好看的,可是他们就是图新鲜,就是想去看看。还有太空游,乘坐太空飞船进入距离地面十万三千米的低轨道以最佳视角欣赏太空和地球,全程不过七十分钟,而真正能在太空停留的时间仅五六分钟而已,花费却达到惊人的七十多万元,一分钟要花掉一万多,够坑了吧?可还是有那么多趋之若鹜,无它,好奇而已。现在他们居然登上了火星,这份新鲜和刺激就别提了,估计他们这辈子都很难忘记这一刻的!

  但是,半个小时后,他们笑不出来了。

  庞大的木已经近在眼前。这是太阳系里的巨人,能轻松装下一千三百多个地球,连嗝都不打一个。它的引力异常强烈,太空舰离它还有上百万公里被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牵引力将它往木星拉,费了不小的力气才将它摆脱。这么近的距离,大家用肉眼也能看到那个面积达到四亿五千万平方公里的大红斑,它是如此的庞大,大到令人毛骨耸然!中国天文学家杨振宇教授被它深深的震撼了,半晌才说:“太可怕了,地球如果掉进那个大红斑里,恐怕很快就会被它撕得粉碎的!”

  俄罗斯天文学家伊霍诺夫斯基教授深表赞同:“是啊,在这个恐怖的天体面前,哪怕是最自命不凡的人也会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沮丧甚至绝望的!”

  太空舰没有飞近木星,它太狂暴了,过度接近它你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为来了。它调整轨道,飞向只比月球小一点的木卫二。木卫二距离木星只有六十七万公里多一点,算得上是非常接近了,由于它的块头并不小,在它身上着陆并不困难,不过,你最好还是小心一点,因为它时常会有火山喷发,万一撞中枪口······

  轰!!!

  太空舰距离木卫二表面还有四百多公里,木卫二一阵剧震,冰层裂开一道长达数公里的裂隙,液态水冲破冰面喷薄而出,裹着大量碎块喷入太空————由于木卫二的引力很小,冰火山一旦喷发,冰和液态水混合而成的喷发物便直冲太空,吞天沃日,那场面极为壮观,令太空舰上每一个人都为之目眩神迷,叹为观止。太空舰险些被它喷了一身,小心的躲过这些冰冷彻骨的物质,缓缓飞向一片冰原。公熊少校朝外面张望,呲着牙齿倒吸一口凉气:“我的上帝,简直就是生命的绝地啊,在这里,一切生命都被冻结了!”

  斯瓦托戈尔少校说:“跟这里相比,西伯利亚甚至南极绝对称得上是温暖宜人了!”

  杨玮望着远处一颗飞掠而过的卫星,那颗卫星色彩鲜明,红黄中带着无数黑色斑点,看起来就像一个熟了七八成但是表皮被虫子驻得一塌糊涂,倒人胃口的橙子————如果地球上的橙子是这副尊容的话,那肯定一个都卖不出去的。这颗丑得无可奈何的卫星,就是太阳系最炽热的卫星,木卫一,外号“艾奥”。它的表面遍布着剧烈喷发的火山,一条条连绵数百公里的岩浆河使得这颗卫星成为翻腾的岩浆之海,令人生畏。在地球上,一座火山喷发就能带来异常严重的后果,黄石超级火山一旦从沉睡中苏醒,滚滚溶岩流将在极短时间内将周围的一切化为灰烬,可是谁能想象得到,在这颗还没有月球大的卫星上,居然有数百座剧烈喷发的超级火山?木卫一最大的不幸就是轨道离木星实在太近了,仅四十万公里多一点,仅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远一点点,而木星的体积却是地球的千倍!木星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折腾艾奥,强大的引力将艾奥搓圆拉长,而其他卫星同样趁火打劫,肆无忌惮地调戏它,被折腾得够呛的艾奥内部产生极高的温度,不可遏制的喷发出来,用翻滚的岩浆之海来向木星和其他卫星表达自己的愤怒。可惜它的体积还是小了一点,留不住热量,绝大部份的热量都白白的逃逸到外太空去了。

  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但是莫莉对此没有多少兴趣,在她的指挥下,电磁炮射手朝着冰层最薄弱的位置射出一发炮弹,携带巨大动能落下的炮弹凿穿了厚厚的冰层,动能排山倒海的扩散,冰层波分浪裂。太空舰缓缓下降,探出两根直径二十厘米的吸管,从冰层裂隙中伸进去,大量的液态水被抽了上来。真是太神奇了,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一名俄罗斯特种兵突然叫:“鱼!有鱼!”

  在浮满碎冰的水面上,一条长达半米的、白得近乎透明的类鱼生物纵身跃起,划过五六米之遥的距离,又斜斜扎下,溅起一大片水花,接着又一条,再一条,一大群······估计它们还是头一次接触到冰层外的世界吧,那样的欢呼雀跃。

  生物学家们的眼镜片已经爆掉了,惊呼:“果然有生命!这里果然有生命!”

  莫莉淡淡的说:“宇宙中适宜居住的卫星比行星还多,在卫星上发现生命有什么好出奇的?”她望着飞跃的鱼群,说:“估计这颗卫星上的类鱼生命不少于三百万吨。”

  所有人已经看傻了。在亲眼见识了金星的残酷和火星的荒凉,以及木星的狂暴之后,居然在这比南极还要寒冷得多的卫星上发现了鲜活的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啊。不过也是,在极度寒冷、黑暗、压力极高的海底,依然有生命在海底温泉附近繁衍生息,木卫二表面虽然寒冷,但内部也有不少类似的温泉,白天长达六十小时,只要冰层裂开,里面就能得到较为充足的日照,条件如此优越,还是孕育不出生命来那才叫怪事了。四名生物学家已经语无伦次,连吼带喊的让大家想办法帮忙弄几条上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万万不能错过。看他们那激动得不行不行的样子,要不是木卫二实在冷得可怕,只怕这帮老头子已经脱掉衣服跳进去抓鱼了!

  特种兵们很乐意帮这个忙,一来他们有配合好这些专家的研究工作的义务,二来,不管是中国士兵还是俄罗斯士兵都对这些距离地球足有五六亿公里的类鱼生命很感兴趣,很想尝尝它的味道怎么样······虽说太空舰里并没有捕鱼的装备,但是大家还是各显神通大展身手,当太空舰储水舱装满了水的时候,冰库里也多了三吨鲜鱼,再一次证明:吃货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cqxnf.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cqxnf.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